网站整改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频道 > 正文

沉浸式旅游,古城有“数”

2024-09-12 17:21:12??来源:东南网  责任编辑:陈娜  

东南网9月12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郑文典)漳州古城,历经千年时光,随着时代发展,也悄然焕发新的活力。近日,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4年数字文旅应用场景示范案例,“漳州古城:以数字化推动文旅发展”入选其中。

消息传来,仿佛一股新风,让古老的街巷在数字时代的光影下愈发灵动。通过现代科技的巧妙运用,漳州古城正以新的方式诉说着它的过去,为游客开启一场充满惊喜的文旅体验。

唐宋以来,漳州古城就作为州、郡、路、府之治所,千年历史沉淀使漳州古城满载着厚重的文化韵味。如今,古城依旧保存着唐宋子城的精华。约53公顷的历史风貌中,既有唐宋古城的遗迹,也融入明清街区的市井气息、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,充满浓郁的闽南特色和侨台文化气息。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文化活态传承的舞台。这里,15处国家、省市级文保单位与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交相辉映,1.7万老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古城融为一体,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。

随着时代的推进,漳州古城迎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。现代科技拂动着古老的城墙,通过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加持,古城的旅游服务、管理与营销已悄然实现了数字化转型——漳州构建的智慧旅游网络,让每一位游客的游览体验加倍。

走进漳州古城,除了感受千年历史的厚重感,还有数字科技带来的现代便利。首先,古城为特殊人群特别开发了一款“无障碍信息服务”小程序,在地图上清晰标注了古城内所有的无障碍设施点位,包括无障碍洗手间、停车场、入口和报警柱等,配备导航服务,帮助游客轻松找到所需设施,畅游古城的每一个角落。

同时,漳州古城还通过VR技术精心打造了7个虚拟展馆,共设置了61个实景展示点,带领游客以全新的方式穿越时空,领略古城的方方面面。无论是远方的游客还是行动不便的群体,都可以通过“云游览”尽情享受古城的历史与文化。

在云端,游客能够沉浸欣赏古城的魅力;在现实中,漳州古城同样借助科技的力量,为每位游客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安全保障。

AI技术的引入,不仅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添彩,还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。如实时监测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,AI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跌倒等紧急情况,立即发出警报,并同步联动古城的志愿服务团队进行点对点帮助。经过全面升级,漳州古城内的智慧报警柱增设了盲文触点、不同高度的按钮等,方便每一位公益服务对象自如求助,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心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中。

除了贴心的服务,智慧停车系统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多便利。通过“漳州智慧停车”平台,游客可以实时查看漳州古城周边的停车场空位信息,享受车辆出入记录、停车引导及自助缴费等一站式服务,有效解决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。

在旅游营销方面,漳州古城还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宣传矩阵。如通过“漳州古城官微”、抖音等多平台发布漳州古城及周边的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信息,配合“云讲解”“云观景”等活动,进一步拉近游客与古城的距离。古城还设计了可爱的木偶IP形象“侯喜”,并上线了同款微信表情包和文创产品,举办木偶巡游、快闪等趣味活动,让游客从“看景”到“入景”,深层次融入这座古城的文化氛围中。

据统计,自2023年以来,漳州古城已承办600多场文化活动,吸引了约3646万人次客流,古城的脉搏也随着这些欢声笑语愈加生机勃勃。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